对标学习 锚定优势 加速创新
安治民 高红波
今年以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先后赴多个东部地区省份学习考察,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主动作为,也体现了贵州上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的坚强决心。我们要及时总结巩固学习考察成果,从而引导全省党员干部,深入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产业竞争能力提升。学习东部地区省份从园区创办到产业培育,从新业态的催生到新机制的构建,从最多跑一次到不见面审批,处处都体现着极强的产业竞争能力,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骨干产业。
人才发展水平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在人才。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净流入始终维持在相对高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都流向了东部发达省份的城市。贵州技术人才供给,要聚集专攻大数据领域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加速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两方面均衡发展。
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学习东部地区的政务服务精准精细、实事求是,雷厉风行、定了就干,不仅注重效率,还注重质量。以中高端产业链、价值链交易市场为目标,建设相关资产交易平台,扶持相关交易上下游产业发展,从而壮大产业链交易市场规模。贵州要聚集高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围绕电子信息、数据经济等数据算力资源,加快“电网”与“数网”统筹协同布局,积极承接和应对东部计算数据中心西迁和数据产业发展的各种需求。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强链行动。一是依靠引进东部地区相关重点企业,加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二是探索完善跨区域数据中心增值服务机制,深入推进大数据产业链培育工作,鼓励大数据产业领先企业将核心产业链环节延伸到贵州,帮助贵州强化发展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存储加工、数字化场景应用和数据安全等细分领域,提升大数据产业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构建贵州大数据产业科技创新生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针对大数据产业创新链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培育壮大新型产业生态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本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牵引带动关联产业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打造西部更有活力与潜力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夯实大数据产业创新生态。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特色食品、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引导传统业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全渠道、定制化、精准化营销创新。注重县域产业融合发展与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通过构建县域“农场+工厂+市场”平台,实现县域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区域化公共品牌,使农户、家庭农场、公司等不同主体能够共享公共品牌带来的增值收益。
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抓好红色和绿色两种资源,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资源,提升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品质品牌。支持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推动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休闲、餐饮、物流、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贵州红色文化的产业链。借助喀斯特地貌和民族地区特殊的区域空间、自然环境和文化体系,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业的带动、辐射、关联和综合效应,延伸、拓展和提升农业产业链条,构建喀斯特地貌和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框架。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促进生态旅游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完善省域内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供需信息对称。将地方发展各领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在黔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可提供的研究技术及其可转化的科研成果等人才支持情况,定期通过信息平台交换机制开放共享交流,需求方可通过需求关键词进行人才与成果资源的检索查询,利用平台的基本信息匹配,实现供需对接。
构建设备设施共享平台,实现硬件资源保障。通过产业集群实现人才集聚,不断缩短人才共享路径,通过产业集群实现工作场地、设备仪器以及基础设施的相对集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各类基础条件。
借助东西部协作机制创新跨区域人才共享。利用相关机制借调、引进东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人员任职、挂职等,实现其所在单位与贵州发展的有效连接,促进东部地区的先进理念、管理经验、科研成果,能够结合贵州实际创造性地转化运用。
初审:肖格格
终审:杨岗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