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学术活动>>科研成果>>正文
《贵州日报》刊发基地研究员刘松理论文章《培育新质生产力 服务“富矿精开”》
2024-01-25 01:49   审核人:

培育新质生产力 服务“富矿精开”

赵岩 刘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理工科高校要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使命,发挥学科和技术优势,系统布局,重点突破,服务贵州“富矿精开”产业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以智能采矿学科群服务“富矿精开”。一是构建矿山数字孪生系统。依托虚拟仿真、数字化建模等技术优势,高精度重构现实矿山,实现对地质情况、开采方案的模拟仿真,为矿山规划提供重要决策支持。二是建设智慧矿山感知平台。运用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使矿山设备实现智能互联,构建矿山视频监控、环境参数检测等立体化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矿山运行状态。三是研发智能分析决策系统。通过AI算法分析海量监测数据,实现设备健康评估、区域稳定性评价、事故隐患识别等,为科学制定生产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四是创建数字化作业生产系统。利用数字化作业指挥中心与各作业区域建立信息互联,推广应用数字化作业车间、远程智能控制、虚拟仿真培训等技术,打造新型数字化作业模式。

以绿色提取学科群服务精矿富用。一是突破绿色溶剂萃取关键技术。针对主要矿产资源特点,研发高效、低毒的绿色萃取剂体系,实现金属精准识别和选择性提取。二是开发膜萃取联合技术。融合膜分离技术与绿色萃取,建立节能高效的混合萃取——分离复合系统。三是构建数字化尾矿管理与利用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尾矿全过程及参数监测,开展尾矿资源化评估与高值利用。四是研发烟气深度治理技术。开展选矿烟气脱硫脱硝耦合技术研究,实现烟气中硫、氮氧化物的同步脱除。五是建立数字化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利用水质在线检测与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和评估矿山废水质量,实现精准预警和数字化管控。

以资源环境学科群服务尾矿回用。一是开展尾矿存储稳定性评价技术研究。利用图像识别、地质分析等技术,对不同尾矿坝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对潜在安全隐患的预警防控。二是建立尾矿资源化高值利用技术体系。针对主要尾矿类型,系统开展成分分析、活性评价和提纯分离等基础研究,形成尾矿制备功能材料和提取稀有稀贵金属的核心技术。三是构建尾矿协同处置与综合利用数字平台。充分应用大数据和AI技术,评估不同尾矿的协同效应,指导尾矿的配比利用,实现协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四是发展尾矿填埋固化修复关键技术。对不同尾矿特性,研究固化料和填埋工艺参数的最佳匹配方案,实现尾矿安全稳定固化和现场环保修复。

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矿渣多用。一是精确测试分析不同矿渣组分及物化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测试技术,系统测定矿渣种类、成分构成、微观结构,建立矿渣组分数据库,为后续利用奠定基础。二是识别矿渣资源化高值利用途径。依托科研平台,开展矿渣提纯富集技术研发,实现可利用矿物精准提取;利用矿渣活性,研究预制材料等高值应用。三是研究多种矿渣复合利用新工艺。运用数字化平台分析不同矿渣协同效应规律,研发矿渣组份调控技术,指导矿渣配比复配,实现效能协同优化。四是技术成果应用于废弃物治理。与相关企业合作,在矿区尾矿库和矿井区域进行矿渣复配材料现场环境修复应用示范,提高矿渣利用水平。

强化工程教育,打造“新工科”人才高地。一是强化工程教育,夯实学生知识基础。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与矿山企业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三是推进交叉培养,拓宽学生视野。积极开设数据科学、管理科学等交叉课程,使之具备多学科视角与系统思维。四是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是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引育力度,充实学科和科研团队力量。二是强化基础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重点发展计算机、自动化、材料等基础学科,同时布局人工智能、绿色冶金、智慧矿山等新兴交叉领域,打造“富矿精开”高端创新团队。三是建立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与龙头企业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实现产学研通力协作,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四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服务地方和产业发展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和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应用。一是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依托学科和地缘优势,选择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形成技术攻关合力。二是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建立健全校企共建研发机构、技术成果转让转化中心、技术转移转化基金等制度,迅速有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强化成果产业化应用。围绕“富矿精开”上中下游环节,开展技术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化方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建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合作平台,共享区域创新资源,协同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富矿精开”产业快速发展。


初审:肖格格

终审:杨岗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