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强化政治监督专门进行了强调和部署,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南。我们要牢牢把握四中全会关于政治监督的部署要求,把加强政治监督摆在首要位置,以高水平政治监督引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重点和关键,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
(一)突出重点监督内容。一是聚焦“政治要件”强化政治监督。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的监督,从组织传达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贯彻措施的务实性、落实成效的真实性等方面,采取现场调研、抽查核查、跟踪督导等方式强化监督。二是聚焦“政治大局”强化政治监督。始终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在认真学习领会相关决策部署精神实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基础上,结合被监督地区和单位实际,对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采取蹲点式、清单化、全过程的专项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在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政治意识不强、大局观念淡漠、落实不力及“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方面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聚焦“政治生活”强化政治监督。注重加强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以讲政治之名、行个人专权之实,搞“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注重加强对选人用人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超常规提拔等问题;注重加强对党内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四是聚焦“政治基础”强化政治监督。围绕巩固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用足用好已经建立的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管理、问题线索处置监督管理系统,持续深入整治扶贫领域和落实惠民政策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促进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突出关键监督对象。一是注重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群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强化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通过抓实对领导干部的精准监督,督促领导干部始终对党忠诚,做到秉公用权、规范用权、廉洁用权,以“关键群体”引领“绝大多数”,实现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良好效果。二是紧盯领导班子成员这个“关键少数”。针对“关键少数”的履责重点,积极探索创新有针对性的监督方式,建立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履责纪实信息平台,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对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情况进行纪实,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推动形成集体履责、人人尽责的工作格局。三是突出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每年对联系监督地区、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廉情况进行检查,重点监督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执行廉洁纪律等情况,督促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好关键性作用,着力破解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难题。
二、改进方式方法,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
(一)着眼提高整体性,强化“全景式”监督。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把握政治生态建设特点,统筹考虑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等方面内容,不断细化政治生态评价标准体系、完善研判方式方法,坚持点面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期对被监督地区、单位和部门开展“政治扫描”,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政治修为,干部的精神面貌以及社情民意等情况做到全面掌握,实现全景透视,增强监督的预见性,督促推动被监督单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着眼提高针对性,强化“点穴式”监督。以党纪处分条例、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为依据,以被查处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案件为“样本”,对容易发生的政治问题、政治偏差“关键点”“要害处”进行细化拆分,建立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行为点指标库,形成政治监督“谱系图”,被监督地区、单位、部门以及党员和公职人员出现苗头性、倾向性、关联性的问题,则启动循“点”追踪,提高深入发现揭露问题的能力。
(三)着眼提高精准性,强化“专项式”监督。突出“专”字抓监督,聚焦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事项,按照一事一台账、一事一方案、一事一监督的原则,定向发力、精准聚焦,及时深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精准发现各类政治问题。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按管理权限处置,需要改进完善制度机制的提出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实现以案促改、推动工作的目的。
(四)着眼提高科学性,强化“嵌入式”监督。结合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情况,精准选择监督切入点、着力点,注重把监督嵌入选人用人、资金监管、财政拨付、工程项目招投标等权力运行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相应嵌入到哪里。
(五)着眼提高实效性,强化“智慧式”监督。强化信息技术保障,加快推进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信息查询、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不断完善问题线索处置监督管理系统、干部廉政档案系统,积极打造智慧监督体系,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监督工作信息化、智能化。
(六)着眼提高协同性,强化“贯通式”监督。坚持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做到信息资源充分共享、思路举措相互配合、队伍力量相互协作,确保各自发力、贯通协同、互促共进,形成立体化、多维度、全方位监督体系。
三、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政治监督规范化
(一)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党风政风监督部门年初对全年政治监督工作列出监督要点、作出全面部署,并指导督促各监督检查室、各派驻机构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抓落实;年中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年终对全年工作进行盘点。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注重把基础工作做细做实,持续不断更新完善监督对象个人廉政档案体系,经常开展调查研究,动态掌握被监督地区和部门政治建设方面的情况,确保与党风政风监督室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完善联动协作机制。牢牢把握派驻机构政治监督的职能定位,注重完善监督检查部门与派驻机构共同研判驻在部门政治生态、协作办案机制,发挥好派驻监督“探头”作用。深化拓展巡视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协作配合机制,探索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对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督,推动巡视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等有机结合、成果共享,发挥好政治巡视巡察的利剑震慑作用。注重推进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建立健全与组织、宣传、审计、司法等重点单位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增强监督合力,共同编织科学高效严密的监督网。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 夏红民)
来源:http://jcj.anshun.gov.cn/2020/sztt_0807/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