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加强有组织拔尖人才培养、有组织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一、 强化思政引领,坚持正确育人方向
一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推动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出版使用统编教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研制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组织1233万大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入脑入心效果显著增强。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系统性融入课程教材,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二、 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一是超常规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统筹布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在计算机、数学等9个基础学科领域推进“101计划”,包括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获奖者在内的84位世界顶级专家参与。计算机“101计划”取得示范性成果,建成12门核心课程,完成31本首版核心教材。二是超常规培养急需领域实战人才,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聚焦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深度对接科技和产业前沿,汇聚头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力量,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三是超常规培养拔尖创业人才,布局区域转移转化中心,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中心”,以项目制为牵引,构建问题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部省联动,引导高校创新资源与地方重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三、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范式
一是推进组织形式创新,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以及各类专业特色学院,以各专业领域点上的突破带动高校人才培养全局性改革。二是推进培养机制创新,布局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动生物育种、医学攻关等领域人才培养取得更大突破;会同相关法制部门,共同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一部六院”协同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77所高校、107家科研院所参与基础拔尖人才培养。三是推进学科专业体系创新,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发布97个领域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开展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评估,年均调整专业布点5%,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
下一步,教育部将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将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大力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需要的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同时,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造体系化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注入新内涵、提供新动能;编制知识图谱、能力图谱,推动项目式、情景式和研究式教学等深度探索,构建教育教学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对相关问题的回应:
关于学科专业调整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新增44个、撤销11个;本科专业布点新增2.1万个、撤销或停招1.2万个,年均调整幅度超过布点总数的5%。特别是今年,增设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1670个,首次实现“增撤平衡”。下一步,将全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动态调整,体现供需适配、产教融合,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大力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需要的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关于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有组织地开辟多元选才路径,在实施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遴选培养了一批有潜力、有志趣的拔尖创新人才。下一步,将统筹推进强基计划、少年班、英才班等超常规选拔项目,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构建各学段衔接的差异化选拔、长周期培养体系。另一方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破传统人才培养“学科化、院系制”模式,通过科技发展需求驱动、学科交叉赋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关于人工智能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改革。今年教育部启动了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下一步,将打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赋能理工农医文等各类人才培养;编制学科专业知识图谱、能力图谱,推动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的转变;办好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引领建立教育数字化世界标准。
关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一体两翼”,目前已建立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组建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下一步,将做实一体,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强两翼,布局市域产教联合体,提升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建设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